吃药之后坐立不安,我该怎么办?

发布时间:2025-06-30 | 来源:兰州市第三人民医院 | 点击数:303

当患者服用抗精神病药物之后,有时会突然发生坐立不安,站也不是,坐也不是,在屋里来回踱步。这个时候,初次服药、经验不足的患者和家属往往会误以为这是病情恶化,殊不知,这是抗精神病药物常见的一个副作用:静坐不能

在接受第一代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的患者中,大约四分之一都曾被静坐不能所困扰。而随着现代医学的进展,第二代抗精神病药物的静坐不能风险较第一代降低。2015年法国的一项研究发现,精神分裂症门诊患者中,静坐不能的总体患病率为18.5%。当抗精神病药物引起的静坐不能被误诊时,可能会导致更大剂量的抗精神病药物使用,从而使症状恶化。如果不能正确识别症状,静坐不能会逐渐加重,甚至导致自杀意念、攻击性和暴力行为。今天我们就来一起认识一下这个精神科常见的综合征,以便及时识别它的发生。

什么是静坐不能?

静坐不能是一种运动障碍,其特征是主观的内心不安感,伴有精神紧张、无法静坐。通常,腿部受影响最明显,患者可能会坐立不安、前后摇晃或来回踱步,而有些人可能只是感到一种躯体的不安宁感,不能准确定位及描述。严重的情况下,静坐不能可能会导致患者服药依从性变差、精神症状恶化,并因此导致攻击性、暴力甚至自杀意念。

为什么会静坐不能?

抗精神病药物,特别是第一代抗精神病药物,是导致静坐不能的一个主要原因。但其实,早在1901年,抗精神病药物尚未被发明时,捷克神经精神病学家Ladislav Haškovec就首次描述了这一现象。其他可能导致静坐不能的药物有很多,常见的包括我们精神科常用的抗抑郁药物:选择性血清素再摄取抑制剂(SSRI),以及甲氧氯普胺和利血平等等。有的时候,停用抗精神病药物也可能导致这种情况的发生。研究提示,静坐不能背后的潜在机制可能涉及多巴胺,而抗精神病药物引起的静坐不能,背后存在与抗精神病药物作用机制密切相关的神经受体机制,例如多巴胺受体阻断等。

静坐不能,该怎么办?

当怀疑静坐不能是由于服用抗精神病药引起的,建议及时至精神科门诊就诊。医生可能会对患者进行精神检查及体格检查,以便评估静坐不能的原因及严重程度。

目前临床中最常见的治疗手段包括使用β受体阻滞剂普萘洛尔口服药物治疗(需要注意监测心率),当治疗无效时,医生可能会建议患者换药,改用静坐不能副作用风险较低的抗精神病药。其他曾被用于治疗静坐不能的药物包括:苯海拉明、苯二氮䓬类药物、苯扎托品等等,但疗效尚不明确。有研究表明小剂量的抗抑郁药米氮平对静坐不能有治疗效果,但也有一些患者服用米氮平后反而出现静坐不能加重。

精神疾病的治疗及康复是一条漫长之路,需要良好的社会支持和服药依从,当出现病情波动时,我们诚恳地建议患者及患者家属及时门诊就诊,以便获得专业的诊断和治疗。

 

 

 

                                 本文来源于医学界精神病学频道医学科普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官方微信公众平台

医院地址:甘肃省兰州市七里河区龚家湾建兰新村130号 老年护理院:0931-2403965 心理援助热线:0931-4638858 值班电话:0931-2861575 就诊时间:周一~周五 8:00~21:00
版权所有:兰州市第三人民医院  陇ICP备15002606号-1

甘公网安备 620100020002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