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分裂症防治手册

发布时间:2016-01-12 | 来源: | 点击数:6415

       前言

  精神分裂症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精神疾病,要使患者像正常人一样工作、生活,需要来自医生、患者家属、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此手册从患者的角度考虑,旨在帮助惠者和家属了解精神分裂症,科学的指导惠者如何进行康复,及康复中的注意事项。

  我们希望能为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康复尽一份绵薄之力,从而帮助患者早日回归社会。

  认识精神分裂症

  一、什么是精神分裂症?

  精神分裂症是一种常见的精神疾病。在中国精神分裂症防治指南中,将精神分裂症定义为“一种常见的病因尚未完全阐明的精神疾病,常表现为知觉、思维、情感和行为等方面的障碍”。精神分裂症一般不会出现意识障碍和智能障碍,也就是说,精神分裂症在发病之后,并不会出现智力低下。所以如果坚持治疗获得康复后,还是能够正常地工作和学习的。

  二、为什么会得精神分裂症

  遗憾的是,目前我们还没有明确了解精神分裂症的发病机制,只能说它和很多因素有关。总体而言,由于大脑功能紊乱导致了精神活动失去了正常情况下的协调性.。精神分裂症的发病原因中最重要的是遗传因素。但事实上也有很多人并没有遗传因素也罹患了精神分裂症。但是,这并不妨碍通过合理的药物治疗,使得患者的症状保持长期的缓解,生活完全恢复正常。

  三、精神分裂患者就是疯子吗?

  精神分裂症不一定表现得疯疯癫癫,而表现得疯疯癫癫的疾病也未必是精神分裂症。在日常生活中,有些人往往会将精神分裂症与所有的精神障碍等同起来,以为出现了一些精神问题就是得了精神分裂症j这是一种错误的观念。其实,大家所熟悉的抑郁症、老年性痴呆等也属于精神障碍。究竟出现的精神问题属于哪种疾病,应该及时就医明确诊断。

  四、精神分裂症少见吗?

  事实上精神分裂症是一种常见的精神疾病,在世界范围内的患病率大约1%(即平均1 00个人中有一个是精神分裂症患者)。许多杰出人物也曾患有精神分裂症,但这并不妨碍他们为人类科学和文化进步作出巨大贡献。电影“美丽心灵”主人公的原型、美国天才数学家约翰·纳什就患有精神分裂症,但他却在自己的专业领域作出了卓越贡献,并在晚年获得了诺贝尔经济学奖。

  五、什么年龄容易发病?

  精神分裂症的首次发作年龄有一定的规律,男性患者首次发病一般在16-20岁左右,而女性患者发病时间稍晚,在25-30岁左右。当然也有老人或儿童发生精神分裂症的少数病例。

  六、精神分裂症有哪些表现?

  精神分裂症主要可以表现出三大类临床症状,分别被称为阳性症状、阴性症状和认知症状。

  ▲ 阳性症状也就是外在的、显露的症状,包括幻觉、妄想、言语不切题、行为怪:异等。例如有些患者往往会有这些想法:“有人要害我!”、  “我的邻居会利用超声波控制我的行为!”

  ▲阴性症状也就是一些不大引入注目的症状,包括思维贫乏、情感淡漠、应变迟缓、意志缺乏、兴趣下降等。例如有些患者常常面无表情,并且毫无意义地喃喃自语。

  ▲ 认知症状常表现为患者不时出现注意力涣散、短期内记忆力迅速减退、操作能力下降、工作学习效率持续下降等。

  七、精神分裂症有哪些分型?

  单纯型精神分裂症的表现往往可以归纳为“懒”。单纯型常于青少年期缓慢起病,一般无明显诱因,以孤僻、懒散、冷淡、思维贫乏、意志缺乏为主要特征。病情进展缓慢,易迁延为慢性病变。

  青春型精神分裂症的表现往往可以归纳为“乱”。青春型一般在16-23岁起病,症状多为急性骤起,如失眠、兴奋、行为紊乱、幼稚、打人毁物等。无外界诱因而独自喜怒哀乐,而且变化无常。多呈反复发作,发作多次后易趋向精神衰退。

  紧张型精神分裂症的表现往往可以归纳为“僵”。紧张型发生于青壮年,呈急性,或亚急性起病,以表情淡漠、行为抑制为其主要特征。此类型一般预后良好,经治疗后可完全恢复。

  妄想型(偏执型)精神分裂症的表现往往可以归纳为“疑”。妄想型一般青;比年起病,起病形式缓慢,早期为敏感多疑或间伴有听幻觉,以后逐渐发展为妄想观念。此型预后较好。

  还有一些患者并不能确切的分型。

  八、精神分裂症都有暴力倾向吗?

  其实,研究发现精神分裂症患者并没有像影视作品里表现的那样动不动就大打出手,有明显的暴力倾向。相反,患者常常更喜欢一个人呆着,很少与外界交流。而且,如果精神分裂症患者发病之前并无暴力犯罪的历史,也没有滥用药物,在发病之后也不太可能由于病情本身而引发暴力行为。

  但值得注意的是,妄想型精神分裂症患者有时确实会因为病情而变得暴躁,甚至导致暴力行为。

  总之,精神分裂症本身并不是暴力犯罪的促发因素,不能把精神分裂症患者想象成凶种恶煞一般。但是,对于患者的家属或者监护人来说,如果发现患者出现情绪暴躁,应该及时咨询医生,必要的时候应该住院治疗。

  九、发现患了精神分裂症怎么办?

  尽管目前还难以根治精神分裂症,但是早期给予有史的治疗确实能够缓解病情,并使某些患者健康回归社会。研究发现,早期、合理的治疗能够使25%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病情获得很大改善,并且能够相对独立地生活。如果由于种种原因,延误了诊断和治疗,对以后的康复会造出不良影响。

  十、如何治疗精神分裂症?

  发现罹患了精神分裂症后一定耍积极就医,积极治疗。目前,治疗精神分裂症主要是靠药物治疗,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还可以辅助心理治疗。

  十一、什么是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虽然不能根治精神分裂症,但可以有效控制,从而使许多患者的生活质量得以改善。

  目前的抗精神病药物主要分为两大类,第一类就是传统的抗精神病药物,这类药物对阳性症状的效果较好,但对阴性症状的效果欠佳,副作用也相对大一些。

  第二类就是新型抗精神病药物,也被称作“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对阳性和阴性症状均有较好的疗效,不良反应也相对较少。

  十二、什么是心理治疗?

  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通过心理咨询等方法,帮助患者了解自己的心理问题,并付诸行动,进行矫正。

  心理治疗能帮助那些经过药物治疗已经获得稳定控制的患者更好地康复。完善的社会心理治疗包括许多内容,例如教育患者更主动地参与治疗、康复训练、家庭成员的教育、认知行为的训练和患者互助活动等。

  药物治疗

  一、精神分裂症能够治好吗?

  精神分裂症不是什么不治之症,在住院的精神分裂症患者中,有六成以上能够获得临床治愈,而对于初次发病的患者来说,治疗的效果会更好。但是,这里所说的“临床治愈”是指精神分裂症的症状消失、自知力恢复,并不是患者和家属心目中的“根治”。其实,精神分裂症的治疗和许多其他慢性躯体疾病也有类似之处,比如说高血压,如果血压一下子非常高,就有可能要住院治疗,在血压得到控制出院后,并不是说就不需要吃药了,而是仍然需要定期去门诊随访,根据血压控制情况调整降压的剂量及种类。精神分裂症的治疗也是一样,在获得临床治愈后,也需要患者继续服药、并定期去精神科门诊随访,这不仅是为了巩固疗效,还为了减少复发。在坚持服药、定期随访、结合其他康复训练的基础上,大多数精神分裂症还是能够治好的,在临床上,确实有许多患者最终健康地回归社会。

 

  二、治疗精神分裂症的常用药物有哪些?

  在精神科常用的专科药物有四大类,包括抗精神病药、抗抑郁药、抗躁狂药和抗焦虑药。对于精神分裂症患者而言,主要还是接受抗精神病药物治疗。

  在临床上,根据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表现,还可以适当加用其他类型的药物。例如,如果患者出观抑郁症状,就可以加用抗抑郁药;如果出现睡眠障碍,可以考虑加用抗焦虑药。但是,加药或者减药都必须咨询专科医生,并由医生决定最终的治疗方案。有些老病人往往以为对各种常用药已经很熟悉了,进而自行调整用药,这是很危险的行为,有可能会导致严重的不良反应或影响治疗效果,因此必须予以规避。

  三、服用抗精神病药会“上瘾吗?”

  “药物成瘾”在医学上也叫做“药物依赖”,也就是一个人长期服用某种药物后,对药物的需求不断增加,服用后觉得全身舒坦,一旦停用就会非常难受,对药物形成了依赖性。吸烟、饮酒、吸毒都会成瘾,这已经为人熟知了。有些精神分裂症患者和家属,常常担』心长期服用抗精神病药物也会导致成瘾,从而造成终身服药的后果。对于这种误解,可以从两方面来分析:首先,之前已经说过,精神科常用的药物有四大类:抗精神病药物、抗抑郁药物、抗躁狂药物和抗焦虑药物,其中只有部分抗焦虑药物可能产生药物依赖。而精神分裂症患者主要接受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只有伴有明显的焦躁不安或失眠时,经医生诊断,才会加用抗焦虑药,而 且一般不提倡长期使用。其次,某些精神分裂症患者确实需要长期服药甚至终身服药,但这种服药行为是基于病情需要,而且是由医生决定的,所以并不属于上面所说的“药物依赖”的范畴。

  四、病好了,还需要继续吃药吗?

  有些患者或家属往往认为精神分裂症症状一旦消失,就不需要继续吃药了,这种看法是错误的。在临床上,患者的症状消失、自知力恢复,只是代表获得了“临床治愈”,但短时间内还不能完全正常地回归社会。此外,在临床治愈1-2年内,精神分裂症还有可能再次复发。所以一般情况下,精神分裂症一旦发病,至少需要维持用药2到3年。如果病程更长,复发次数超过三次以上的患者,可能就要终身服药了。患者和家属往往对于“长期服药”或“终身服药”在心理上很难接受,觉得这就等于永远没有出头之日了。大家都对于高血压、糖尿病和哮喘等躯体疾病都已经很熟悉了,就是这些常见病,实际上也需要长期服药乃至终身服药,而这也并没有给患者的生活或工作带来太多的麻烦。所以说,正确认识疾病和相关的治疗手段,并及时调整心态还是很重要的。

  总之,精神分裂症药物的治疗周期一般都是比较长的,而且不排除终身服药的可能性。保证疗程不仅有利于症状改善,还有助于减少复发,从而增加完全康复的几率。

  五、在家吃药和住院吃药一样吗

  精神分裂症患者在初次发病入院治疗、症状获得控制之后,一般就在门诊随访、在家坚持服药治疗。因此,有些患者或家属就认为,既然一样就是吃药,住不住院也没有什么区别,实际情况并非如此。住院期间,对于患者或家属而言,表面看起来大多时候也是每天吃药,但与此同时,医生、护士每天都在观察患者是否真正将药服下,并检测患者服药后的反应,其中包括是否有效和是否有不良反应。由于每个人的情况都不同,对药物的反应也不一样,所以只有吃下去,才知道效果怎样,医生才能据此调整剂量或者改变治疗方案。所以对于某些以前没有用过的药物,在住院治疗可能较居家治疗更有保障。此外,对于某些不配合治疗或者伤人、自伤和自杀倾向的患者来说,及时住院也是保护其自身安全及周围人安全的有效措施。

  目前的观点是,精神分裂症患者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一般尽量不住院,但是对于病情严重或反复、需要改用某些新药或不配合服药的患者来说,如果医生建议住院,患者和家属还是应该积极配合。

  六、长期吃药,人会变“傻”吗?

  精神分裂症患者会有认知、情感和行为方面的紊乱,但是一般没有意识障碍、也不会有智力障碍。在临床上,确实有些患者在服用某砦抗精神病药物后,会有表情呆板、动作迟缓等表现。而家属就会据此认为,抗精神病药会把人吃傻了。其实上述好像“变傻”的表现只是部分抗精神病药物的镇静等不良反应的表现,患者的智力其实并未因服药而有所下降。而且现在有越来越多的上新药上市,副作用也在减少。在精神分裂症症状获得控制后,通过药物减量甚至停药,就可以使得反应迟钝的临床表现得以减轻或完全消失。所以说,长期服用抗精神病药物,不会对患者的智力造成影响,患者也不会因此“变傻”。

  七、吃药会影响我的肚子里的孩子吗?

  安定类的催眠镇静药是有明确的导致畸胎的作用,但新型抗精神病对于胎儿的安全尚不明确。一般情况下,服药期间是不主张怀孕和哺乳的。如打算怀孕并且症状稳定的话,可以尝试停药。但如果以往出现停药复发,还是主张长期服药,避免怀孕。

  如果一定要怀孕并且又无法停药,患者和家属一定要慎重考虑,并且在医生的指导下制定治疗计划。

  心理治疗

  一、什么是心理治疗?

  从医学角度出发,心理治疗就是应用心理学的方法,治疗患者的心理、情绪、行为方面的问题。心理治疗的优势在于不会有药物治疗的那些不良反应。

  二、进行心理治疗有什么条件?

  心理治疗能否顺利实施,并不是单单取决于医生这一方,事实上,心理治疗的基础就在于患者必须具有强烈地求治愿望,积极配合治疗,医患之间必须建立良好的关系。

  举例来说,如果是药物治疗,在患者不配合的情况下,还可以肌肉注射等其他方法,  “强制性”地实施治疗;但心理治疗则不同,如果患者不配合,再高明的医生也没法强迫实施心理治疗。

  三、哪些患者可以接受心理治疗?

  首先,在精神分裂症的某些发病阶段,患者尚未认识到自己有病、与医生未建立信任关系,此时就难以开展心理治疗。其次,精神分裂症的某些症状,如幻觉和妄想是不可能通过心理治疗而被“说服”的,对此最根本的治疗方法还是药物治疗,而不是心理治疗。因此,处于精神分裂症急性期的患者是不主张心理治疗的。但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如果患者的幻觉、妄想症状已经得到基本控制,而且能够接受医生的心理疏导,那么合适的心理治疗的作用就非常明显。

  四、心理治疗有哪些作用?

  心理治疗能够促进患者自知力的恢复、矫正患者的人格缺陷、增强患者的自信心和心理承受能力,从而达到促进恢复、巩固疗效、防止复发的效果。但是应该明白心理治疗的目的,并不存在于改善患者目前的精神症状,并且也无法改善患者的阳性症状,而在于帮助患者认识自己的心理缺陷,并付诸行动,加以矫正。所以说,有的患者或家属处于担心长期服药的不良反应而对心理治疗寄托太大的希望,以为光靠心理治疗就能达到康复目标,这种想法不太现实。

  五、精神分裂症患者有哪些心理需求?

  即使患者已经能够接受心理治疗,为了取得更好的效果,也必须先了解患者到底有哪些心理需求,从而针对患者的不同需求,有侧重地开展心理治疗。医生通过临床观察发现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心理需求其实与正常人没有多大差别。患者需要被尊重、需要理解和沟通、需要获得安全感、需要关心和同情、需要支持。虽然在心理治疗过程中,应该尽可能满足上述所有各项需求,但患者在疾病的不同阶段,在某些方面的需求可能更为迫切,这时,就需要相应的方面予以加强。

  六、心理治疗只需要医生吗?

  心理治疗要想获得成功,不能光靠医生,而是需要医生、家属和患者的通力合作,所以家属不能将患者“扔”给医生,认为医生做了心理治疗就不关自己什么事情了。事实上,心理治疗很多时候是从医生这里学习方法,然后在家里练习。当然,社会的支持也是心理治疗的必要组成。

  七、心理治疗有哪些?

  随着精神疾病临床研究的深入,目前精神分裂症心理洽疗领域的发展也是日新月异。心理治疗也有不同的方式,包括以下各点:

  ●支持性心理治疗:  这是临床应用较广的心理治疗方法,主要就是倾听患者的诉说,适当给予疏导、支持和安慰。这种心理治疗方法的治疗技术相对简单。

  ●认知治疗: 这种方法是通过改变患者错误的认知方法、认知结论、认知态度进行心理治疗,从而提高患者的认知水平。

  ●心理咨询:心理咨询就是咨询者通过解释、辅导和启发等形式,帮助接受咨询的患者提高认识水平和行为能力的过程。

  ●技能训练:训练范围包括人际交往方面的技能、学习技能、工作技能、生活技能等。

  ●集体心理治疗:  集体心理治疗师把病情有一定共性的患者聚集成组,制定治疗计划,定期指导和启发小组成员开展讨论,在互相互动中提高认知和改善心理障碍的治疗方法。

  ●家庭治疗:是通过改善家庭成员之间的不良人际关系,促进成员之间的良好互动,达到消除包括患者在内的家庭成员的心理障碍的目的。

  ● 行为治疗的目的在于帮助患者消除病态行为和重建健康行为。

  ● 音乐治疗:由于音乐会影响人的心境,音乐治疗就是通过制造有益的心理反应来取得治疗效果。

  以上各种心理治疗方法,听上去很复杂,其实作为患者和家属也不必全面了解,只需要在以上给予相应治疗的时候,心中有数就可以了。但是,对于某些比较简单的心理治疗,患者和家属也应该发挥主动性,积极地参与进来。

  八、家属能参加那些心理治疗?

  在一些心理治疗中,家属不仅仅作为旁观者或辅助者,也是需要参与其中的,这些心理治疗就是之前曾经提到过的“支持性心理治疗”、“技能训练”和“家庭治疗”。

  九、家属如何参与“支持性心理治疗”?

  ●仔细倾听:通过仔细倾听,可以使患者有机会倾诉心中的痛苦和烦恼,从而减轻心理负担。但倾听并不是完全被动的,如果患者胡言乱语,例如扬言要行凶杀人,家属也应该及时指出,从而帮助患者控制不现实的想法。

  ●鼓励和支持:通过鼓励和支持,家属要让患者感受到自己是可以被依赖的、是患者的同盟。这样,患者在面临困难的时候就会主动向家属寻求帮助、寻找出路。

  ●说明和指导:家属和患者朝夕相处,所以有更多的机会向患者提供正确的健康知识,通过说明和指导,改善患者对疾病治疗的错误观念。

  ●控制与训练:不少心理问题来源于随心所欲,但随心所欲有时候不是患者的主观意愿,而是缺少经验和知识的结果,所以,家属应该及时给予劝导和训练。

  十、家属如何参与“技能训练”?

  要对患者进行技能训练,首先自己就要正确掌握相应的技能,对于一些生活技能,像个人卫生、穿着打扮等,家属完全能够独立地对患者进行训练,而其他技能则比较复杂,还是需要以医生为主。可以这样说,家属在协助医生对患者进行技能训练的同时,自己也在接受技能训练,只不过比患者学得更快更好而已。需要注意的是,担负了训练的职责并不意味着就可以指手画脚、颐指气使,而是应该以伙伴式的平等姿态来对待患者。

  十一、家属如何参与“家庭治疗”

  家庭治疗的正确含义是:将家庭作为一个治疗对象,通过改善家庭成员之间的不良人际关系,促进成员之间良好互动,进而促进患者的精神健康。也就是说,家庭治疗就是患者全家接受治疗,家属不仅应该接受健康教育,还应该接受心理干预,因为,只有家属自己掌握了正确的精神卫生知识、只有家属自己的心理保持健康,才能有效地对患者进行护理,从而仍助医生的治疗和随访。

  家庭监护

  一、为什么要进行家庭护理?

  精神分裂症的病因至今尚未完全明确,虽然通过及时、合理的诊断和治疗,症状能够得到比较满意的控制,但仍然具有较高的复发率和致残率,而长期住院又不利于精神疾病的康复,所以家庭护理更为关键。可以说出院后患者通往康复的旅程才刚刚开始。

  二、家庭护理有哪些作用?

  1、家庭护理包括了督促患者服药、定期复诊等确保病情保持稳定的内容,所以说家庭护理能够增加患者最终获得康复的几率。

  2、在家庭护理过程中,可以及时观察药物治疗的反应,一旦出现不良反应或者复发的早期症状,就能及时进行干预,所以家庭护理可以降低精神分裂症的复发风险。

  3、家庭护理能够减轻残留的精神症状,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4、合适的家庭护理能够减少患者的住院次数,从而减轻了疾病为家庭造成的经济负担。

  三,家庭护理只需要家属吗?

  家庭护理并不仅仅是“家属护理”,同样离不开医生的帮助。在出院后,医护人员会通过门诊、座谈、电话随访等形式,为患者及家属介绍有关疾病的各种知识,并及时了解病情变化以及家庭交流中出现的问题,给予相应的指导。

  四、家属要做哪些事情?

  在家庭护理中家属要做四件事,分别是“看”、“听”、“说”和“管”。

  1、“看”什么?

  ●家属应观察患者有无发病的早期症状,包括性格改变、出现失眠、注意力下降等症状,学习、工作和社交能力无故明显下降等。一旦出现复发征兆,就应立即就诊。

  ●家属还应观察患者服药后的反应,注意有无副作用发生,如便秘、肌肉紧张、无故跌倒、并及时陪同患者复查血常规、肝功能、心电图。

  ●更为重要的是要关注患者有无自杀先兆。患者出院后,可能因为受歧视、经济困难、家庭不幸、药源性抑郁、或精神症状支配等多种原因导致自杀或自伤,遇到这种情况,家属应该保证患者安全,并及时向医生咨询,必要时让患者住院治疗。

  2、“听”什么?

  在家庭护理中,倾听不仅能够使得患者的心理压力得到舒缓,而且还可以获得有关病情变化、药物副作用等方面的信息。在倾听过程中,应不时地表现出对患者想法的理解,即使有时候患者的想法受病情影响而出现歪曲,也不要随意的批评患者或者粗暴的责备患者,这样只会让家庭关系紧张,不利于患者的恢复。

  3、“说”什么?

  “说”在这里包括两个方面:交流和开导。

  与患者的交流应该是伙伴式的,不能让息者感觉是在和权威对话,从而增加自卑感。在交流过程中,如果发现患者对于疾病过于忧虑或者纠缠于自己的症状,应该适当转移话题,从而转移患者对疾病的注意力。

  另外,随着症状的控制,患者自知力的恢复,患者可能会因为患病而感到自卑感,进而产生消极情绪。在此阶段,家庭的温暖、鼓励和支持,可使患者精神有所依托,亲友要爱护患者,注意稳定其情绪,增强患者树立生活的信心和战胜疾病的勇气。

  4、“管”什么?

  家属在家庭护理中重点就管三件事:吃药、饮食和睡眠。

  (1)如何管吃药?

  精神分裂症复发率很高,规范治疗很重要,家属要督促患者服药并保证患者服药到位,服药时应认真和仔细的监督。家属在督促患者坚持服药的同时,可多和患者交流进行引导,教育患者养成自觉服药的好习惯。

  (2)如何管饮食?

  在饮食方面,应该督促患者定时进餐,保证足够的营养和热量,既要防止饮食不足,又要防止吃得太多。

  (3)如何管睡眠?

  在睡眠方面,家属应为患者创造良好的睡眠环境,也就是保持安静,避免强光及噪声。同时合理安排休息时间,白天尽量参加一些力所能及的劳动,午休时间不要太长,睡前避 免饮用浓茶、咖啡及进食刺激性食物,最好不要在睡前看恐怖小说和影视作品。

  此外,发病后大部分患者的生活能力都会有所下降或缺损,家庭成员应该协助患者整理仪容,如沐浴、洗衣、理发、美容等,从而有助于患者的自尊和自我价值感。

  五、家庭护理的几个误区

  误区之一:由患者自己保管药品相服药

  由于患者在缓解期会遇到许多现实问题,例如职业、家庭、社会中的挫折,尤其是对疾病本身的恐惧,会使患者出现悲观绝望,所以患者在出院一年内的自杀率往往较高,而服用大量抗精神病药物就是比较常见的自杀方式。

  解决方法:所有药物都应由家人专门管理,并且家属应该定时清点存药。

  误区之二:有的家属往往误认为精神病患者和自区体疾病患者需要长期休息和照顾,所以不让患者从事任何劳动。

  有些残留阴性症状的患者以躯体不适为借口,家人更是百般呵护,事事包办。这样就会加重患者的惰性,使得阴性症状迁延不愈,社会功能明显下降,加快了精神衰退的进程。此外,由于患者无所事事,会导致生活及思维完全脱离现实,进而导致病情复发。

  解决的方法:鼓励病人生活自理,多做力所能及的事,适当参加职业劳动。

  误区之三:隔离患者

  由于目前社会对精神病患者的偏见和歧视,使患者产生自卑心理及逃避行为,家属也认为让患者避开外界刺激,减少心理应激,有利于病情稳定,便听任患者闭门不出。还有一种情况是,家属为了防止患者的冲动、攻击、破坏行为,限制患者外出。这样做的后果就是患者与社会隔绝,进而导致社会功能进一步下降,加快精神衰退进程,并增加病情复发的风险。

  解决方法:鼓励患者多与人交往,适当参加社会活动:同时向周围的人们宣传精神疾病的知识,以获取人们的理解和支持。

  误区之四:过于溺爱或放任不管。

  有的家属认为,精神病主要是由于精神刺激引起的,所以对病人有求必应,百般呵护,甚至放纵其不良行为及无理取闹,从而导致患者丧失是非分辨能力,自我控制力进一步削弱,有些患者还认为自己的“特殊身份”、“与众不同”,从而压力重重,自暴自弃。

  还有的家属则走到另一个极端,认为病人拖累家庭,使家人丢尽脸面,从而对病人采取排斥和敌对情绪,对病人厌恶、敌视、甚至辱骂,讥讽、嫌弃、虐杀、恶意攻击,使患者自卑自责、自暴自弃,甚至悲观绝望发生自杀,或导致患者产生攻击破坏、伤人毁‘物的行为,或导致患者病情反复、迁延不愈。

  解决方法:关心而不溺爱,鼓励而不放纵,培养患者“自尊、自重、自强、自立、自爱”的意识。

  服药管理

  一、在服用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前您应该告知医生什么?

  ●对先前服用的用于改善现有症状的任何药物曾发生的过敏反

  应。

  ●目前正在服用或准备服用的药物,包括处方药和非处方药。因为某些药物会严重影响其他药物的功效。

  ●妊娠或准备妊娠。

  ● 目前正在哺乳期或准备哺乳。

  ●饮酒或使用毒品。

  ●患有糖尿病或具有糖尿病家族史。

  ●有肝病、心脏病或肾脏病史。

  ●剧烈运动或在炎热、日晒严重的地区工作。

  二、哪些是您在服用抗精神药物治疗前必须知道的?

  ●开始服用药物或增加剂量后,头晕和眩晕是您可能遇到的最常见不良反应。此外,嗜睡在此期间也很常见。如果您有以上症状,在从坐位或卧位改为站立时要格外小心,起床时请先将双脚落地,随后慢慢抬起头。如果您从事的是特别需要集中注意力的工作则更要格外小心,如开车或操作机器。

  ●在服用抗精神病药物期间应该戒酒,因为两者的相互作用可能会增强酒精对人体的影响。

  ●您在用药期间应尽可能避免过热或脱水(如剧烈运动或在高温下暴晒过久)。

  三、应该如何服用抗精神病药物?

  ●多数情况下,抗精神病药物能确切有效的改善您的症状,因此您必须遒医嘱每日服药。

  ●每次服药时应确认医生处方的药物科类、剂量。

  ●抗精神病药物通常需要至少2周的时间才能有主观感觉的改善,请您不要着急,更不要随意停药或者改变剂量。

  ●即使在主观感觉改善后仍应该继续坚持服药,同时应让您的医生了解您的主观感觉变化情况。

  ●遵从医生的医嘱调整药物剂量。

  ●药物应妥善保管。

  四、服药的过程中需要注意什么?

  对于精神分裂症患者来说,无论是否正在服用抗精神病药物,在饮食方面都要注意避免某些误区,例如,最好不要饮用酒类、咖啡、浓茶等具有兴奋作用的饮料:

  有些患者有贪食、不知饥饱的情况。遇到这种情况,家属应该定量分配饮食:对于狼吞虎咽的患者,注意患者饭菜中不能有骨头、鱼刺和大块的肉。此外,有些患者在服药期间会出现吞咽障碍等不良反应,一旦发生这种情况,应该及时就诊,因为吞咽障碍可能导致患者将食物呛入气管,轻则诱发肺炎,重则导致窒息。

  五、抗精神病药物可能会有哪些不良反应?

  和其他药物一样,部分患者在服用抗精神病药物后可能会出现某些不良反应。眩晕、嗜睡和头晕是服用抗精神病药物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但通常症状十分轻微,且多数可随着时间推移而逐渐消失。其他可能发生的不良反应还包括:

  ●头痛

  ●便秘

  ●口千

  ●胃部不适或腹痛

  ●体重增加

  ● 肝功能和甲状腺功能异常

  有些药物可能会引起肌肉抽搐或脸部、舌头的运动异常,一旦出现这种情况,请立即告知您的医生。

  六、如何避免出现不良反应?

  抗精神病药物的不良反应之一就是导致“体位性低 血压”,也就是在迅速变换体位的时候出现的血压降低,脑部供血不足的表现。例如患者从床上突然坐起,或者从椅子上突然站起,就会一下子出现头晕、 眼前发黑,有些人还会跌倒,这就是“体位性低血压”的表现。因此,在服药期间,晚上起床上厕所时尤其应该小心,以免跌倒。对于老年患者,家属更加应该细心照看。

  另外,为避免不良反应或使其降至最低水平方面,当出现某些令您不安的症状时,即使您认为可能与抗精神病药物无关或超出以上列出的不良反应范围时,也需及时与您的医生联系。

  七、如果漏服了抗精神病药物,该怎么办?

  当您意识到自己漏服药时,如果仅与平时的服药时间相隔数小时,那么可以立刻补服。如果已间隔大半天,就应该跳过该次用药,直至下次规定的服用时间再用药。千万不要一次服用两顿的药量。

  八、如何预防漏服抗精神病药物的小贴士:

  ●每日在同一时间服用药物。可将服药时间与日常生活,如就寝或就餐时间联系起来。

  ●使用药盒,将一周内的每日用药量进行分装。

  ●每次服药后在日历上注明服药日期和时间,这将有助于提醒您下次的服药时间。

  ●在镜子或冰箱上粘贴提醒服药的便条,或让家人或朋友提醒您服药。

  九、服用抗精神病药物时,还能同时服用其他药物吗?

  由于某些药物会严重干扰其他药物的作用方式,因此务必将服用抗精神病药物的情况告知正在为您提供诊疗服务的其他科的医生。此外,告知您的精神科医生您目前正在服用或准备服用的其他的药物(包括处方药和非处方药)也是非常必要的。

  十、如果用药过量,该怎么办?

  如果您认为自己或其他人可能过量服用了抗精神病药物,或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尤其是嗜睡、心动过速、头晕和/或眩晕时,请立即联系医生或到最近的医院急诊就医,就诊时记得携带药盒。

  十一、应该如何保存抗精神病药物?

  ●抗精神病药物通常应于室温(15~300)条件下保存在儿童不能触及的地方。

  ●外包装的商标上印有药品的有效期。请不要服用过期的抗精神病药物。

  体重管理

  一、为什么要进行体重管理?

  服用抗精神病药物可能会产生食欲亢进、体重增加、代谢紊乱的不良反应。而进行体重管理不仅可以有效的改善这些不良反应,还可以帮助人们选择饮食,以满足营养需求,促进健康,支持活跃生活及减少慢性疾病风险。

  二、如何判断自己体重是否合理?

  迅速判断自己的体重是否健康的方法如下:

  女性:前1.5米为45公斤。以后每增加0.025米可增加2.25公斤。例如,如果身高1.6米,理想体重是54公斤。如果体型大,可增加10%,即59.4公斤。如果体型小,可减少10%,即48.6公斤。在这个范围内可以认为是理想的体重,超出这个范围就可以认为体重过重或过轻。

  男性:前1.5米为47.7公斤。以后每增加0.025米可增加2.7公斤。例如,如果身高1.78米,理想体重是77.4公斤。如果体型大,可增加10%,即84,8公斤。如果体型小,可减少10%,即69.7公斤。在这个范围内可以认为是理想的体重,超出这个范围就可以认为体重过重或过轻。

  三、如何处理超重问题?

  卡路里是测量食物中热量的单位,如果摄入的食物中所含卡路里多于身体所需,多余的卡路里可转化为脂肪。要减轻体重,卡路里的消耗量必须大于摄入量。虽然有很多人希望通过减肥药或节食来减轻体重,但这些方法对健康不利,而且效果并不持久。控制体重最有效而持久的方法是保持均衡的饮食和运动。因此体育锻炼非常重要。

  四、怎么保持均衡的饮食?

  ●多样化饮食

  ●多吃蔬果、谷物

  ●选择低脂、低胞和脂肪、低胆固醇饮食

  ● 吃含糖量适中的食物

  ● 选择盐分和钠适中的食物

  ●避免饮酒

  ●多喝水

  五、为什么要多样化饮食?

  多样化食物含有均衡的营养物质,每天进食可以保证营养全面。要保持身体健康,必须补充40多种营养物质,单一食用某些食物无法提供所需的所有营养。

  六、为什么要多吃蔬果、谷物?

  水果、蔬菜和谷物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并且很少或不含脂肪,服用这些食物,将有益于:

  ●减少心脏病和中风的风险

  ●减少癌症的风险

  ●增强免疫力

  ●保持身段苗条

  ●降低血压

  ●节约食物费用

  (这类食物通常比肉类和奶制品便宜)

  进食这类食物的另一个益处是增加纤维摄入量,高纤维素饮食有下列益处:

  ●有助于缓解便秘

  ●提供饱胀感,有助于减少食量

  ●降低血中胆固醇水平

  ●降低胃肠功能失调和结肠癌的风险

  七、为什么要选择低脂、低饱和脂肪、低胆固醇饮食?

  脂肪可以提供能量,帮助身体利用维生素A、D、E和K,但是过多的高脂饮食会引起心脏病、高血压和癌症,饮食中饱和脂肪过多会升高血中的胆固醇水平,从而影响健康。这些食物包括:熏肉、红肠、猪油、火腿、冰激凌、奶油等。

  因此推荐每日胆固醇的摄入量应<300毫克(蛋黄、肉类、禽类、高脂乳制品、贝类和猪肉均含有胆固醇)

  八、为什么要吃含糖量诗中的食物?

  糖类是最常用的食用添加剂,但摄入过多将引起许多问题:

  ●如果没有锻炼的消耗,糖类提供的过多卡路里将转化为多余的脂肪,增加体重,影响代谢功能。

  ●饮食中的单糖类可腐蚀牙齿。

  ●含糖量高的饮食可掩盖或加重糖尿病。

  九、为什么要选择盐分和纳适中的食物?

  钠是盐所含的矿物质,它对调节体液和血压起重要作用。人体每日需2400毫克钠,相当于6克盐,但中国人的饮食习惯导致绝大多数人的摄入量高于此。盐和钠含量较高的食物包括零食、火腿、熏肉、芥末等。

  减少钠摄入量的方法包括:

  ●进食较多水果和蔬菜。

  ●使用草本类和无盐调味品。

  ●避免腌制和包装食品。

  ● 菜中少量撒盐。

  十、为什么要避免饮酒?

  酒精的卡路里很高,并且很少或没有营养。并且酒精与治疗精神分裂症的药物有交互作用,并有可能加重某些副作用,如嗜睡和镇静,还可能引起精神分裂症的某些症状的恶化,如幻觉、妄想和社交隔离。

  十一、为什么要多喝水?

  健康生活包括锻炼、高纤维饮食及大量饮水。专家建议每天要喝8大杯水。如参加定期锻炼,建议喝9~13杯。身体需要水来完成下列功能:

  ●消化食物,溶解营养物质以便消化系统吸收。

  ●携带废物排出体外。

  ●在细胞之间传递信息,以使肌肉能够收缩、眼睛能够看见东西、大脑能够思考。

  ●调节体温。

  ●润滑运动器官(如关节)。

  十二、怎样改善进食习惯?

  ●清理家中的食品柜,将不利身体健康的食品从厨房赶走,开始新的健康生活方式。

  ●避免在正餐之间进食。

  ● 避免吃零食,如果实在想吃,选择低卡路里、高纤维素的食品如胡萝卜、芹菜。

  ●吃饭时咀嚼充分。

  ●避免吃快餐。

  ●安徘朋友一起做健康食品。

    十三、怎样控制饥饿感?

  有些治疗精神分裂症的药物会增强食欲,会让人忍不住就想吃东西,但控制饥饿感和食欲的办法是有的。下面有一些有用的诀窍:

  ●感到饥饿时就去散步。

  ●喝杯水或其他无糖饮料。

  ●吃一块米糕/饼干或半碗生菜。

  ●咀嚼无糖口香糖或含服无糖薄荷糖。

  ●区分“口腔饥饿”和“胃饥饿”

  口腔饥饿:用进食来抚慰无聊、紧张、愤怒、远离新沮丧或应激的心情。

  胃饥饿:因身体需、。要而进食。

  十四、我需要做哪些运动?

  做运动是因人而异的,但这里有一些运动的小诀窍可供参考:

  ●在开始运动计划之前,咨询你的医生。

  ●选择你喜欢的运动。

  ●注意你的极限,不要做过度运动。

  ●运动前一定要先热身,运动后要慢慢放松下来避免受伤,注意安全。

  ●选择可以长期从事的运动,如快走、跳绳。

  ●和朋友、家人一起运动,可以让你更好地执行计划,也会让运动更有趣。

  ●协调饮食和运动。

  ●觉得不舒服时不要运动。

  ●适量的日常生活运动。(例如:以爬楼梯取代电梯,距离家或公司还有一段路的地方,提前下车,剩下的路程走着去)

  十五、什么情况下我需要停止运动?

  如果你在运动时出现下列的任何症状,请停止运动并休息。如果症状持续得不到缓解,请联络你的医生。

  ●晕眩或头重脚轻。

  ● 异常的心跳节律。

  ●胸骨或手臂下出现疼痛。

  ●膝盖、足部或脚踝疼痛。

  紧急处理

  一、精神分裂症也会出现紧急情况吗?

  精神分裂症患者经常会听到耳朵里有人命令他去做一些事情,会感觉到家人甚至是陌生人对他不利,会有惶惶不可终日的感觉。由于这些症状只有患者本人能够感知,如果患者不表达出来的话,外人无法知道患者耳朵里的声音究竟在命令患者做什么,无法了解患者内心的紧张不安会达到什么程度,有时患者在这些症状的支配下会出现自杀、自伤或者伤人的行为,这些都属于紧急情况,不及时处理会有生命危险。

  二、如何预防紧急情况?

  ●将有关能提供紧急帮助的电话号码及联系对象的姓名放在随手可取的地方或身边。

  ●保管好家中可以利用作凶器的器具,使病人无法轻易得到它们。

  ●平时病人较为尊重的人,可请来予以适当的劝说,有时会有一定效果。

  ●必要的时候用武力控制住患者并进行一定的约束,然后送到专业机构治疗。

  三、紧急情况出现前的一些早期表现

  患者的症状复发或变化的早期会有一些表现,这时就应该引起注意,提高警惕:

  ●患者变得比平时烦躁、焦虑、好发脾气。

  ●患者诉说头昏、头痛、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工作效率下降。

  ●睡眠习惯改变:入睡困难,早醒或失眠等。

  ●精神容易紧张、不安,好像有什么重要事情即将发生。

  ●患者变得孤僻,不愿与家人或朋友来往,常独处一室。

  ●敏感多疑或重提过去病中说过的事情。

  ●偶尔表现自语、自笑或出现短暂的幻觉。

  ●不承认有病,不愿坚持门诊随访和服药。

  四、当患者兴奋烦躁的时候怎么办?

  ●可用笔谈替代语言沟通。

  ●要耐心得到患者的回答,切忌急躁与嘲笑患者。

  ●可引导患者做一些平日较喜欢的活动,如唱歌、绘画等。

  ●保持环境的安静,减少外部刺激,避免暴怒冲动。

  五、患者出现攻击行为的时候怎么办?

  ●了解引起病人攻击和暴力行为的原因,尝试解除原因

  ●不要与患者争辩,即便他是错的也不必明指。

  ●努力控制自己的情绪,不要对抗和批评,也不要流露紧张和畏惧的表情。

  ●最大限度地对患者的行为表示理解‘,以取得患者的信任。

  ●如果已经发生伤人毁物,应立即报警,必要时应立即在约束下送往医院处理。

  ●如果面对手持棍棒或利器的病人,应设法取下

  六、患者坚持自己的疑病和妄想的时候怎么办?

  ●不要与病人争议其妄想的真实性。

  ●不要附和,以免加强病人的病态信念。

  ●可采取不表态,持中立态度并列举一些事实提出疑问,供其思考。

  ●对过度独自沉思于妄想的病人,应安排紧凑充实的生活,使他无暇把注意力专心于安想内容。

  七。如何判断慈者是否有自杀的危险?

  ●病人既往有过自杀企图。

  ●有声音命令病人伤害自己,病人能否拒绝这些命令?

  ●病人是否极度抑郁或表达自杀念头?

  ●抑郁的病人是否突然出现病情好转的假象?

  ●病人的行为态度与过去相比有异样。

  ●无缘无故向亲友赠送纪念品,处理财产和债务,对别人早已忘记的事情道歉。

  ●疾病虽有好转,但仍对能否彻底根治疾病深表担忧,对病后工作、学习感到焦虑。

  ●对自己的疾病感到羞耻。

  八、如何应对幻听严重的患者

  ●不要与其争论其所听的真实性,这会引起病人的反感,甚至敌意。

  ●陪伴及安慰病人,劝导他冷静地对待这不寻常的感受。

  ●耐心倾听病人的诉说并针对性地作解释。

  ●有意识地在病人幻听容易出现的时候,安排些有趣的活动分散其注意,减少减弱幻听。

  预防复发

  1、什么叫复发?

  精神分裂症经积极治疗,精神病性症状缓解或消失后,若消失的精神症状重现,无论其是否有所加重,均认为是精神疾病的复发。

  2、为什么要预防复发?

  精神分裂症是种常见的慢性病,复发率甚高,恢复期治疗痊愈的患者如果停药的话,

  ●1年内,54%的患者病情复发。

  ●2年内,75%的患者病情复发。

  ●3年内,77%的患者病情复发。

  ●4年内,88%的患者病情复发。

  而坚持维持治疗的患者仅有1 7%病情复发。

  3、引起精神分裂症复发的因素有哪些?

  病前因素:性别、早期经历、性格等

  ●男性患者复发的可能性大于女性。

  ●家庭温馨和睦的患者复发的可能性较小。

  ●首次发病前具有分裂性人格问题的患者复发可能性较大。

  病情性质:起病形式、临床精神症状等

  ●急性起病患者复发的可能性相对较小。

  ●临床精神症状凡有情绪低落或高涨者,预后较好,相反,凡出现情感平淡者预后不良,病情也易反复。

  其它因素:文化因素、家庭因素、治疗方法等

  ●各国精神分裂症病人复发率各不相同。

  ●出院病人较住院病人复发率低。

  ●处于情绪化家庭的病人更容易复发。

  ●春秋季节复发率较夏冬两季高。

  ●一直用药物维持治疗的病人复发率低。

  4、复发前会有哪些症状?

  复发早期症状包括:

  ●失眠及生活规律的改变。

  ●旧事重提。

  ●情绪波动不稳。

  ●否认有病。

  ●擅自减药,拒药o

  ●异常行为表现。

  5、发现有复发倾向的时候应该怎么办?

  密切关注病情的变化,但不要轻易下复发的结论

  ●发现病人有复发趋势,密切观察病情演变,将其近期表现与正常阶段进行比较。

  ●确认病人出现复发早期症状,耐心与其进行交流,切忌直接告诉病人病情复发,以免增加病人心理负担。

  ●客观判断病人在巩固治疗时的表现,不应主观臆断,以避免病人的心理创伤。

  及时门诊随访,适当增大药物剂量或更改药物

  ●一旦发现病人病情有反复,及时门诊十分重要。将病情变化告知主治医生,以便医生及时调整治疗策略。

  ●病情反复时适当增大剂量或选择另一种药物治疗是必要的。

  ●病人由于停药或减药,再次服药,尤其是增大剂量时或换药时,会出现不适,家属应及时耐心地劝慰病人,帮助病人认识服药的重要性,告知病人最初的不适应很快过去,增强与疾病斗争的信心。

  病人病情反复后,常会出现两种行为:消极和冲动。家属应严防消极冲动行为,必要时应住院治疗

  ●家属应将利器等容易导致自杀及破坏行为的工具收拾妥当。

  ●严重时,家属应联系主治医生,安排住院治疗。

  寻找复发的因素。做好,心理调节

  复发是多因素所致,寻找复发的因素,对病人的治疗是十分必要的,无论是医师还是家庭都应该认真回顾寻找病情反复的因素,为以后的心理治疗提供借鉴。

  6、预防复发中患者需:要做什么?

  ●要留意自己的症状,及时将自己的疾病症状变化及自己的需求告诉家属。

  ● 让自己多做些事情,以保持良好的状态,并在每周功课表上做记录。

  7、预防复发中家属要做些什么?

  ●可安排患者多做些事.让患者保持良好的状态(散步、听音乐、聊天、做些家务等),检查患者的 每周功课表。

  ●将紧急情况时能提供帮助者的信息写在纸上,放在随手可拿到的地方或身边,以便发生情况时应对自如。

  ●及时记录患者病情变化时所出现的各种行为,复诊时交给主治医生,以便医生能够清楚地了解患者的病情。

  ●即使当患者确认病情复发时,家属首先不要气馁,应调整好心态,配合医生帮助病人接受复发治疗。

 


官方微信公众平台

医院地址:甘肃省兰州市七里河区龚家湾建兰新村130号 老年护理院:0931-2403965 心理援助热线:0931-4638858 值班电话:0931-2861575 就诊时间:周一~周五 8:00~21:00
版权所有:兰州市第三人民医院  陇ICP备15002606号

甘公网安备 62010002000285号